8月1日,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的网红景点“爱心潭”发生了一起悲剧。6名游客下水游玩时被水冲走,其中1人被困在小岛上,另外5人失联。3日下午,当地有关部门确认失联的5人均已找到,但不幸均已无生命体征。事故发生后,惠东文旅部门紧急发布警示,强调当前正值汛期,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风险极高。
这5条生命的逝去再次揭示了未开发网红景点的安全隐患。类似事件近年来频发:4月19日,云南昭通鲁甸县牛栏江段(未开发网红景点),因水位骤涨导致4人被困,3人遇难;今年五一假期,广东清远英德“一线天”溪谷(网红溯溪点),一名驴友溺亡,引发后续纠纷;5月25日,福建泉州安溪县一非旅游景点,一名女子在爬山时坠崖身亡。
这些自然区域本应令人敬畏,需要专业知识和充分准备才能探索。然而,在短视频滤镜效应和网红博主的推荐下,这些地方被包装成“人少景美”“必去秘境”,轻易地进入了游客的打卡清单。它们凭借未经雕琢的原始风貌吸引眼球,却因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应急设施、管理维护和专业指引,变成了真正的“死亡陷阱”。
尽管地方文旅部门多次提醒未开放区域的风险,但在精心包装的“网红攻略”和追求“出片”的冲动面前,这些警示显得无力。例如,惠州文旅部门早已反复提醒未开放区域的种种风险,但仍未能阻止冒险的脚步。
网红经济时代,流量绝不能以安全为代价。血的教训要求我们多方行动。平台必须压实主体责任,对涉及未开发区域的内容强制添加显著的风险警示标签,并严格审核内容是否夸大其词、淡化风险。职能部门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警示和救援上,而应主动进行安全评估,对高风险区域设置物理隔离、加强巡逻劝阻、设立醒目警示牌,并探索可能的规范化管理路径。每一位游客也务必心存敬畏,清醒认识自身能力,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对未开发区域保持警惕。
当“网红”的光环褪去,露出的是“隐患”的底色。这样的景点留下的只有无尽伤痛。5条逝去的生命是沉重的警钟,提醒我们不能再让流量绑架安全,不能再让“野景点”成为生命的吞噬者。这是对每一个鲜活生命最根本的尊重与负责。
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