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天坛生物发布公告,近期收到控股股东中国生物通知,中国生物与派林生物控股股东胜帮英豪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收购框架协议》,约定由中国生物或其指定子公司以现金方式协议收购胜帮英豪持有的全部21.03%派林生物股份,以取得派林生物的控制权。该交易价格拟按照胜帮英豪2023年3月20日收购派林生物控制权交易本金38.44亿元,加上该等本金于利息期间(指2023年3月20日起算至本次交易正式交易文件签署日)按照年化单利9%计算的利息来计算,交易对价约46亿元。
公告显示,由于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与天坛生物主营业务构成同业竞争。经审慎分析研判,天坛生物拟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天坛生物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后,其控股股东中国生物将从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实施派林生物商业机会的收购,中国生物完成本次收购后,将就新增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时限、基本路径等做出进一步承诺,公司将在收到相关承诺文件后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国“新血王”差点诞生
派林生物成立于1996年,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其在产品品种和生产规模方面,均位于行业前列。
在品种数量方面,目前,派林生物旗下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8个品种18个规格,旗下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31个规格,合计品种数量达到11个,国内血液制品企业最多为14个品种,目前该公司品种数位居行业第三。在浆站数量方面,派林生物旗下广东双林拥有19个单采血浆站,已在采单采血浆站17个,2个建设完成等待验收;旗下派斯菲科拥有19个单采血浆站。派林生物浆站数量合计达到38个,目前位居行业前三,2024年该公司采浆量超1400吨,稳居千吨级血液制品第一梯队。
2024年度,派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0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此外,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扩大,派林生物近期还在进行派斯菲科二期产能的扩增。随着后续产能释放,派林生物预计其年产能将超3000吨。
天坛生物同样是A股血制品领域龙头企业。多年来,天坛生物依托自身优势和控股股东中国生物的资源,不断扩张。2009年,天坛生物收购成都蓉生90%股份,成为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之一;2017年,成都蓉生陆续向中国生物下属的贵州中泰及各地方血制购买股权,天坛生物自此成为中国生物旗下唯一的血制品业务平台,浆站数在行业内稳居第一;2023年6月,天坛生物与深圳国资达成协议,筹划通过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控股卫光生物,不过目前还未有实质性进展;2024年,子公司成都蓉生斥资1.85亿美元,拿下武汉中原瑞德100%股权。
2024年,天坛生物营收达60.31亿元,超过派林生物的26.55亿元。目前,天坛生物在营浆站85家,采浆量2781吨,稳居行业第一,约占国内血制品行业总浆量的20%。
不难预见,如果天坛生物能够与派林生物“强强联合”,意味着中国生物旗下将坐拥不少于123家采浆站,合计采浆量将达到4181吨,进一步稳居第一。此外,若按照2024年天坛生物营收60.31亿元、派林生物营收26.55亿元来计算,其合并后营收可达86.86亿元,将超过目前血制品营收第一的上海莱士(其同期营收81.76亿元),改变中国血制品领域现有格局。
不过,中国“新血王”并没有成功诞生。
两家企业或引发同业竞争,“国药系”破局整合成为关键
中国“新血王”“夭折”的原因,有四点。
其一,二者在产品结构、市场布局等方面存在一定重叠,可能面临同业竞争问题。
其二,本次收购的时间窗口较为有限,但派林生物规模较大,若由天坛生物直接收购,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该流程需履行内外部国资及证券监管相关审批手续、预计耗时较长。派林生物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千吨级采浆量生物制品企业,具有稀缺性,且潜在竞买方较多,若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交易,则可能丢失本次交易机会。
其三,本次交易对价约为46亿元。2024年末,天坛生物合并货币资金余额为26.86亿元,且需留存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若由其直接进行现金收购将对天坛生物造成较大资金压力,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其四,派林生物历史沿革相对复杂,控制权曾多次发生变更,现有业务及组织结构系经历并购重组整合而来。派林生物现由陕煤集团控制的胜帮英豪控股,与天坛生物在发展历程、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若天坛生物直接收购派林生物控股权,公司需直接承担历史业务整合不完全、收购后经营整合过程中导致的业务波动风险以及标的公司可能存在的其他潜在风险。
因此,从血制品行业战略全局来看,收购派林生物虽然具有必要性,但是收购派林生物所需的周期和资金,都对收购企业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选择由控股股东中国生物先进行收购,基于其资源和能力,可以促使派林生物和天坛生物在战略规划、资源调配、文化融合等方面逐步达成共识、充分磨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运营效率,加快规模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控制相关风险,实现天坛生物和派林生物双方股东的共赢。
事实上,近年来央企或地方国资参与收购血制品企业的频率逐渐提高,天坛生物、博雅生物、派林生物和卫光生物等头部血制品企业都具有国企背景,实际控制人也都先后发生过变更。中国生物等国央企在新设浆站等诸多方面,都能够为血制品企业提供支持和赋能。期待在中国生物的帮助下,派林生物能够在血制品行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